古代男子納妾需不需要正房夫人同意?
古代男子納妾需不需要正妻允許,那要分具體的情況,一般情況下,是需要經過正妻允許的,但如果正妻是繼室,在家中毫無地位,男子做任何事情,都無需考慮妻子的意見,那又另當別論了。
古代男子納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女人出嫁后,基本上也是依附丈夫而活,但做為正妻的女主人,地位是等同于男主人的,所以男子在納妾前,是必須要經過正妻允許的,不然小妾根本進不了家門,除非男人養在外面,做為外室,但那樣就不被家族承認,其所生的子女,也是不能進入族譜的。
2、納妾的規矩
古代納妾法律規定:妻子嫁給男人20年之內沒有生出兒子活著男人過了40之后沒有兒子方可開始納第一任妾室。
其實這兩個規定是一個道理,因為古代人結婚比較早,一般男子在18歲之前,女子在15歲左右就都結婚了,所以男人40歲以后她的妻子差不多也嫁給他20年了。如果男人在這個年齡還沒有兒子(古代男孩被視為繼承人,女兒不算。),就可以合法的納妾了,至于納妾數量就看個人的財力,法律的如此規定,就是為了讓這個家族不要絕后,血脈不要斷了傳承。
因此,古代男子納妾實際上并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要走法律程序的。納妾的時候也要給彩禮,辦婚事,只不過不像娶妻那么隆重罷了。但是這也證明,妾室也是這個男子的合法家人了。
因此,在古代,能隨心所欲合法納妾的也只有皇帝一個人,其他人都必須遵循這個規則。不過法律歸法律,一些有錢有勢的人可以直接無視法律,仗著自己一手遮天隨便玩女人,這也是古代的常態。也可以說是任何一個時代的常態罷了。只不過,古代不像現代,古代沒有道德約束,大家都認為這是正常的,現代嗎?事情曝光之后,可能會遭到網絡暴力等等譴責。
3、納妾的流程
1、納采:就是男方家庭派人到女方家去示意,提親。納采這天,男方使者身著禮服,到達女家門外后,女家的擯者(佐禮的有司)會出大門詢問來由,然后入內稟告主人。主人也著禮服,到門外迎接,依禮進入家廟,舉行儀式,納采一般會帶一只雁,作為禮,女方家長如果在家廟中接受了男方使者送來的雁,便表示接受男方的提親;
2、問名:女方同意這樁婚事后,再詢問女方的名。因為納采只是表達向對方聯姻提親的想法,并未指明具體哪個,問名,就是明確對象的程序;
3、納吉:男方問到女子的名,與女方家庭取得一致意見后,便回來到自己家里,在家廟中占卜,如果占卜為吉卦,再使人告之女方;
4、納征:納征即納幣,即后人所說彩禮,男方所送彩禮,為玄纁束帛(淺紅色的帛)、儷皮(成雙的鹿皮);
5、請期:擇定吉日,由男方先確定,三次向女方請示日期,如果女方不愿意定,便將自己確定的日期告之女方,求得同意;
6、親迎:之前的五項,均由男方派出使者與女方交涉,到了親迎,則由新郎到女方家,執雁而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雁。此時,由女方父親攜女出來,交給新郎,新郎攜新娘出門,上車,新郎親自駕車,車輪三轉之后,再交御者,新郎下車,先回家,在門口等待。新娘車到,新郎揖而入門。六禮初成。世界之最 www.awtjwob.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