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原之戰的具體經過如何?如何評價淺水原之戰?
經過
初戰敗績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薛舉率大軍侵入安定郡(今甘肅涇川一帶),主力軍向高墌(今陜西長武北)方向前進,而在東北、西南兩翼,則派機動騎兵襲擾北地、扶風二郡。七月四日,李世民來到高墌,不料忽然得了瘧疾病倒,只得命行軍長史劉文靜、司馬殷開山代替指揮。李世民告誡二人說:“薛舉孤軍深入,糧食不多,士卒疲憊,假如來挑戰,小心不要應戰。等我的病痊愈后,為你們打敗他。”退下后,殷開山對劉文靜說道:“大王擔心您不能退敵,才說這番話。賊兵聽到大王有病,必然輕視我們,應該顯示一下武力威懾敵人。”
于是在高西南列陣,仗著人多不加防備。薛舉秘密進襲唐軍背后,壬子(初九),在淺水原交戰,唐八位總管都敗下陣,士卒死亡十分之五六,大將軍慕容羅睺、李安遠、劉弘基均被俘。李世民率軍返回長安,薛舉占領高墌,收集唐兵的死尸堆成京觀。劉文靜等人均因此被罷官。
評價
此戰,唐爭取李軌成功,使薛軍側后受到威脅;李世民再戰淺水原,閉壘以待,抓住有利戰機前后夾攻,并乘勢追擊,使其兵不得聚,從而獲勝。
在淺水原之戰中,李世民巧妙地利用步兵和騎兵兩個兵種在攻守上的不同優勢,在長期的正面堅壁挫銳之后突然加以狂風暴雨般的背后突襲,從而獲得會戰的勝利,而此后又趁破竹之勢以騎兵快速突擊,攻滅敵人的老巢。這一套兵法成為后來李世民連破強敵的典范之作,如后來擊劉武周、宋金剛、竇建德、劉黑闥等人,所采用的戰術與淺水原之戰都不無相似。利用騎兵奇襲敵軍側背,當己方占有騎兵優勢時還不困難,但如淺水原之戰那樣,唐軍在騎兵上全然占劣勢,卻仍然能取得全勝,這不能不歸功于李世民過人的軍事才能。
世界之最 www.awtjwob.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