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跟行善有什么區別嗎?
作者: formermaster/發布時間2022-03-08 11:32:59/點擊4447℃
導讀學佛跟行善有沒有區別? 可以這么說, 學佛包括行善的內容,但是行善不等于學佛。 我們要知道一個事情是怎么回事,就須了解別人做事的動機和目的。拿佛法來講,佛在經中講到:佛法出世的目的是為了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簡單說來,佛法是為了令眾...
Tips: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學佛跟行善有沒有區別?
可以這么說,學佛包括行善的內容,但是行善不等于學佛。我們要知道一個事情是怎么回事,就須了解別人做事的動機和目的。拿佛法來講,佛在經中講到:佛法出世的目的是為了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簡單說來,佛法是為了令眾生成佛,徹底擺脫煩惱束縛而存在的。所以,佛法的最終目的是在關心生命的終極意義。雖然佛法也教人行善,提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觀念。但是佛法在善惡因果的基礎上還提出了,善法,惡法都是不究竟之法,是輪回之法。只不過修行善法的人,召感的是樂果,修行惡法的人,召感的是苦果。樂果享盡之后就會變苦,苦果受盡之后,還得其樂。 因此世間人既有由善轉惡,也有由惡變善,既有富人變窮人,也窮人變富人,既有當官的變老百姓,也有老百姓變當官的……由此可知,善惡都是無常法。所以佛教認為修行世間善法雖然是積極的積福行為,但最終還是落入生死輪回當中,所以佛教又教人以破除我執、法執的“三輪體空”之善來打破眾生的二元對立的善惡分別念,幫助眾生脫離生死淵藪。因此,從生命終極圓滿解脫的角度來看,佛教的出世間善法與世間善法相比,更究竟,更純凈,是獲得生命解脫的根本。 另外,從現實人生的角度來比較佛教教育和世間善舉對社會的影響。佛教教育重在對眾生思想的改造,佛教是通過佛法來開啟眾生的悟性,幫助眾生圓滿三觀(人生觀、價值觀、宇宙觀),從而促使眾生做到思想獨立,人格獨立,生命獨立,最終成為自由解脫的圓滿個體。而世間的善舉偏重于一種感性的認知。有能力的人以同情心作驅使,去幫助遇到困難的人度過難關。當然富有同情心去幫助別人也不失為一種美德。但是這種階段性的幫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對方的困難。很有可能使對方產生依賴,而不愿意獨立去面對困難,解決困難。 這樣的事例很多,尤其是一些貧困地區,自從有了救濟之后,反而放棄了自我的努力,天天盼著別人給他送救濟。我想世間善舉遇到這樣的幫扶對象,即使付出再多的物質支援也無濟于事。而佛法教育則用慈悲心調伏眾生的剛強和任性,以智慧力喚醒眾生內在的覺悟,一點點引導眾生積極向上,教會眾生自強自立。在困難面前要懂得自我面對和承擔,從而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圓滿人生。想必這樣的系統教育,和無限的慈悲大愛是世間善法無法比擬的。世界之最 www.awtjwob.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朝夕網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