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 每月射精達到21次可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前列腺癌是“老”男人們一大隱憂,罹癌機率更隨年歲正向生長,國外近來有多篇報道指稱男人“多射少癌”,經常做愛或射精的男性可下降罹癌危險,但衛福部桃園醫院泌尿科醫生莊恆彰以為,射精不是最佳抗癌之道,性活潑或許添加感染性病危險。

美國哈佛大學曾宣布一項研討,指稱每月射精21次或以上的男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會減少22%;另外,澳洲也有研討指出,男性每周射精4.6至7次,比每周少于2.3次的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險低36%。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近年來更宣布一份研討查詢,男性一生中如能和超過20名女性做愛,就能大幅下降28%的罹癌率,而種種研討與報道在網路上不斷流傳,許多臺灣男性將其作為方針,臺中就曾發生有一位中年男子招妓被抓,他向警方辯稱嫖妓是為了維護前列腺。
莊恆彰表明,研討指出多重性伴侶,可以下降罹癌危險,但他覺得性行為過度頻頻、不固定伴侶,反而會添加性病、傳染病感染危險,太過活潑也或許導致前列腺發炎,長時間下來更簡單癌變,因而他以為刻意追求“射精次數”、“伴侶人數”或“做愛次數”,都不是最好的抗癌方式。世界之最 www.awtjwob.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他指出,前列腺癌或稱前列腺癌,有排尿疼痛、排尿困難、頻尿、夜尿或血尿等病癥,癥狀與前列腺肥大類似,主張50歲以上、45歲以上有家史的男性,每年都要抽血查驗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指數以及肛門指診查看。
若不幸罹患前列腺癌,現在醫治多選用手術切除整個前列腺,如患者年歲大、有心臟與肺部疾病等問題,會改用冷凍醫治或放射醫治,要防備前列腺癌,除定期查看,規則飲食、作息、適當運動與性行為,才是最佳抗癌訣竅,仍主張不要“入神”于射精次數、性伴侶多寡。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