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生物是生活在極端環境下 真實存在的特殊物種(龍也是)(2)
而與之龐大身軀相對應的則是它極其脆弱的身體結構,它的組織結構類似于海洋中的水母,只是在強度上遠超后者,但這仍然無法保護它扁平細長的身軀,有時它的比較脆弱的側翼膜會被撕下一條,飄到地表反而會被認為是它的本體。
古書上記載的墜龍事件其實并不神秘,側翼膜在下墜過程中如同紙片在攪拌的蜂蜜中一樣,被擠壓變形,落到地面上時已經變得奇形怪狀,而且會在接下來的幾天迅速液化,好像突然消失了一樣,于是這些事件便被不斷神化。朝夕網 www.awtjwob.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三、太古生物嗜熱古菌
嗜熱古菌會攝食過氯酸鹽,將其轉化成易發生化學反應的亞氯酸鹽,以獲得能量并繼續繁衍。嗜熱古菌與其他類似的微生物,生活在海底的火山口以及其他超高溫地區,例如地底儲油層或是有高熱巖石能將水變成水氣的地方,這些古菌可能是地球上沒有太多火箭燃料的原因。嗜熱古菌可能其實是地球上一種原始的生命形式,在有光合作用之前就已經演化出來。等到藻類使大氣中出現了氧氣之后,嗜熱古菌的祖先被迫逃離到又暗又熱的地底深處。
火星探測車也發現火星上蘊藏著過氯酸鹽,這是否意味著這種對人體有毒的物質,卻可以做為某些火星微生物的食物呢?這種預測并非不可能,對這些太古生物來說,火星表面肯定太冷而無法生存,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火星上還有相當豐富的火箭燃料。但是,這種微生物的發現,使紅色火星上有某種其他生命形式的可能性大增,它們可能住在那些富含過氯酸鹽的地表之下。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