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讓歐洲人恐懼了數百年的生物 吸血鬼背后的要命真相!
吸血鬼一向是小說、電影以及萬圣節打扮的重要元素;但在歷史上,卻成了“疾病”的代罪羔羊。
現代人對吸血鬼的既定印象包括:獠牙、飲人血,且無法在鏡中看到自己的身影。他們最怕大蒜,而被尖銳的鍥子貫穿心臟則會讓他們致命。有些吸血鬼,例如德古拉,則是住在城堡中的貴族。
吸血鬼背后的要命真相
但吸血鬼一開始并沒有明確的形象。學者們懷疑這種現代版萬圣節怪物雛形,衍生自歐洲各地的傳統迷信:就算死者入土,還是會持續傷害生靈。
通常這是因為對肉體分解的過程認知不清:縮水后的皮膚會讓尸體的牙齒和指甲看起來好像長長了;器官分解時,黑色的分解液便會從口鼻流出。對這些過程不了解的人們便將這些液體視作血液,從而懷疑死尸曾經吸食活體的血。
沾滿血的尸體并非造成人們疑慮的唯一原因。當人類還不了解疾病是如何傳染的時候,吸血鬼便被指為在背后作祟、弄得人心惶惶的惡魔。“在吸血鬼傳說進化的過程中,總會扯上疾病。”馬克.柯林斯.詹金斯在他的著作《吸血鬼法醫》中寫道。殺死或是不讓吸血鬼得逞,其實就是人們試著要控制傳染病的手段。
歐洲的吸血鬼
因此,對吸血鬼的恐懼和瘟疫爆發,總是被牽扯在一塊。2006年考古學家在威尼斯出土了一具十六世紀的人類頭骨,他和許多因瘟疫而死亡的人們葬在一起,口中咬著一塊磚頭,估計是為了防止這意大利吸血鬼跑出墳墓去吃人。
并非所有吸血鬼都被認為會離開墳墓。德國北方的吸血鬼就會在地下咀嚼著自己的裹尸布。而這項迷信同樣的和分解液有關,因為這些液體會讓裹尸布變得松散或是破裂,營造出尸體啃食布料的假象。
這些不會動的嚼食者在地表上時仍然被指為疾病問題的根源,并被認為在黑死病大爆發時期最為“活躍”。1679年一名新教神學家在小冊子《咀嚼的亡者》(中,指控吸血鬼暗地傷害家人。他寫說人們可以將這些尸體挖出來并在其口中塞滿泥土、石塊或是一枚合適大小的硬幣來避免遭受威脅;只要讓他們無法咀嚼,就會餓死。
吸血鬼的故事在十七和十八世紀時傳到了南歐和東歐國家,并惹惱了一些統治者。十八世紀中期,教皇班乃迪克十四世便宣布吸血鬼是種“謬誤的人類幻想”,而哈普斯堡的統治者瑪麗亞.德雷莎也用“迷信和騙局”來譴責吸血鬼傳說。朝夕網 www.awtjwob.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反吸血鬼效應持續蔓延。但就在賽勒姆女巫事件過后的兩百年,新英格蘭地區爆發了最后一輪的吸血鬼大恐慌。
進入新時代
1892年,來自羅德島艾克斯特鎮的十九歲女子梅西.布朗因染肺結核死亡。她的媽媽和姐姐當時已經過世,而她的哥哥艾德溫染疾。憂慮的鄰居們懷疑是布朗家染疾死去的女性從墓中傷害艾德溫。
當鄰居們打開梅西.布朗的墳墓時,他們在梅西口中和心臟發現血漬,并認為這是一種吸血鬼的征兆(盡管他們并沒有這樣稱呼)。于是鄰居們便用了一種常見的吸血鬼驅魔偏方──將梅西的心臟燒成灰,混以藥水給艾德溫服下。這瓶藥水原本該是治好他的,然而艾德溫在幾個月后也撒手人寰了。
這并非單一事件。根據《死者食》的作者,民俗學家麥可.貝爾估計,十八和十九世紀時,已知新英格蘭地區發生過六十起對抗吸血鬼儀式的案例。正在編寫吸血鬼書籍的中央華盛頓大學歷史教授布萊恩.卡羅說,這些儀式在康乃狄克州東部和羅德島西部最為常見。
卡羅相信這些儀式是被黑森軍的德國醫生以“醫療行為”的方式,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引進。因此他認為新英格蘭的吸血鬼傳說源自于德國;新英格蘭的吸血鬼并不像羅馬尼亞吸血鬼那樣真正的吸血,而是留在墓中利用“交感神經魔法”來隔空傷害活人。
然而貝爾卻相信新英格蘭驅除吸血鬼的行為源自于不同地方,當地吸血鬼更接近羅馬尼亞。新英格蘭的吸血鬼“看起來是渴望重要器官中的鮮血,而非咀嚼裹尸布”,就像羅馬尼亞同類一樣。而“挖出心臟燒成灰,混水給病人服下”的儀式在羅馬尼亞也出現過。
不論新英格蘭吸血鬼是源自何方,背后的動機仍然是相同的:人類對疾病的恐懼,以及試圖控制。
后吸血鬼時代
在新英格蘭陷入吸血鬼恐慌時,《吸血鬼》(1819)、《卡蜜拉》(1871-72)和《德古拉》(1897)等歐洲文學和戲劇,對這種生物出現了新的詮釋。比起鄉野傳奇和過往對吸血鬼的恐懼,這些饒富魅力的貴族版本更貼近于我們現今所認知的吸血鬼。
由于各種虛構怪物的出現以及醫學知識的進步,吸血鬼恐慌在二十世紀逐漸消失,卻又在1960年代死灰復燃。當時英國超自然協會會長尚恩.曼徹斯特宣稱,人們在倫敦海格公墓目睹了吸血鬼行徑。
報紙上早先便已出現了關于一名雙眼冒火等怪象的高個子、飄蕩在公墓的報導,于是記者們很快便采用了曼徹斯特的說法:這些都來自于一名東歐吸血鬼所造成的。報紙甚至將他的言論更夸大其辭,將怪物稱之為“吸血鬼之王”,并描述他帶著羅馬尼亞修練巫術、乘著棺材來到了倫敦。
1970年,曼徹斯特對電視新聞臺說,他計劃將在十三號星期五挺身而出對抗吸血鬼。那一晚,上百名年輕人出現在海格公墓準備觀賞驅魔儀式(然而事主最后取消了)。
這起事件并非典型將疾病誤認為吸血鬼的案例,反而更像是媒體炒作造成年輕人一窩蜂找鬼壯膽。類似的現代靈異傳說還包括今年最流行的直擊恐怖小丑行動。就算不相信他們的存在,人們仍然對此趨之若鶩。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