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博士張清光:不顧父母反對出家當和尚 現在怎么樣了?
2008年,一位清華博士突然宣布遁入空門,他不顧父母下跪苦苦哀求,執意放棄高薪工作,鐵了心要出家為僧。
不久后他就去了北京龍泉寺,改名為賢清法師。
這位清華博士名叫張清光,在他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么?
清華博士剃度出家
1998年,張清光參加了高考,這一次考試他不光是帶著父母的希望,更是帶著全村人的希望。
最終他不負眾望,考進了當時全國排名前五的西安交通大學,他的父母都樂開了花,家里條件很是清貧,但是父母依舊拿出錢來為張清光置辦了升學宴。
當時村里能出一個大學生是非常了不得的事,因此張清光在十里八鄉都出名了,父母也頓時覺得日子有了盼頭。
9月份,父親陪著張清光一起去了大學報道,在臨走前他像往常那樣叮囑張清光,一定要用功讀書,將來才能有個好前途。
不過對于兒子他是十分放心的,因為張清光從小就是個學霸,他們家里窮,張清光知道父母供自己讀書的不易,所以從小就成績優異,從來不讓父母擔心。
這是張清光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大都市,他出生在河南的農村,在上大學之前,去過最遠、最豪華的地方就是家里的縣城。
第一次接觸到天南海北的同學,這頓時讓張清光有些不適應,來自農村的他有些自卑,總是覺得別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的身上。
不過張清光已經克服了這些不適感,他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大學四年間他的成績一直非常優異,并且畢業時,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拿到了學士學位。
因為成績優異,張清光竟然被保送進了清華大學,進行碩博連讀。
也就是在這一刻,他的家鄉都沸騰了,張清光的父母激動地夜不能寐,兒子能有這樣的成績,老兩口簡直覺得是自己的祖上積德了。
2002年,張清光拿著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來到了北京這個令多少人都神往的大都市,這不禁讓他感慨萬千。
這一年他帶著父母一起來到了北京旅游,一家人爬了長城,見識到了北京的眾多風景點,夫妻倆想到將來兒子能在這里念書,自豪感油然而生。
開學后,張清光就每日跟著導師做研究,他選擇的專業是工程物理,每天做研究是枯燥且乏味的,不過張清光心中有自己的夢想,再苦再難他也會堅持著。
清華大學中高手如云,在這樣的環境下,張清光每天都頂著巨大的壓力,不過好在他依舊沒有松懈自己,五年后他成功拿到了博士學位。
原本這樣的生活將來前途無量,按理說張清光的光明人生才剛剛開始,然而誰也沒想到,對于張清光來說,這竟然是他墜入黑暗的開始。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張清光讀了二十多年書,從小就是學霸,可是卻沒學會社會中的爾虞我詐,這讓他備受折磨。
畢業后,張清光就進入了當地知名的一家機械公司做科研,可是沒想到,踏入社會后的生活與他想象的差別巨大。
他是個很不善于交際的人,以前當學生的時候只需要用成績說話就可以了,哪怕是出門,只要有清華大學的光芒在,人們都會十分羨慕他。
不過開始工作后,他從前引以為豪的東西似乎失效了,人們會因為他是清華的學生而多看他一眼,但是這并不能讓他獲得所有的尊重,也不會讓他的工作輕松半分。
辦公室里的爾虞我詐讓他十分疲勞,因為他是剛剛進入公司的員工,很多資歷比他高的人就會甩給他很多額外的工作。
他想要升職,但是僅憑努力工作是不夠的,升職還要看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社交能力,甚至是接人待物方面的情商。
很顯然,性格木訥內向、不善于交際的張清光并不討人喜歡。
這樣的生活讓他非常疲勞,日復一日下來,張清光開始產生了自我懷疑,為什么工作時一定要進行這樣復雜的社交呢?人生的追求到底是什么呢?
張清光曾經試圖走出這些困擾自己的情緒,他并不想參與到爾虞我詐中,只想安心工作,哪怕是不參與升職加薪也是可以的。
但是生活并沒有這么簡單,他不想參與競爭,那就只有被擠走的份,這樣的生活讓他痛苦萬分,他時常夜不能寐,內心飽受折磨。
終于有一天,張清光突然做出了改變,他既然融入不了這樣的生活,那不如干脆遠離,于是他遞交了辭職信。
這一次他的心里輕松了不少,不過面對前路的未知,他反而迷茫了起來。
在此之后,張清光就賦閑在家調整狀態,每天就是看看書打發打發日子,在固定的時間點,他就會在網上跟網友一起探討知識點。
這樣的生活的確沒有了爾虞我詐,但是同時清閑的生活讓他感覺到了不安,他的內心越來越迷茫,每天只能用書本來撫平內心的焦躁。
一次偶然的機會,張清光的人生起了變化。
他意外接觸到了佛學,在與志同道合的人討論過后,他開始四處搜集有關佛學的書籍,一邊尋找一邊學習。
就在這個過程中張清光意外發現,學習佛法的過程讓他的內心非常平靜,他逐漸沉浸在這樣的生活中。
終于有一天,他的內心有了答案,其實人活在世上無外乎功名利祿,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不同,生活方式就不同。
而他想要追求的就是不被世俗所累,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與其這樣倒不如出家為僧,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這樣,張清光給父母打了一個電話,說出了自己的決定。
清華博士畢業,在北京擁有高薪的工作卻想要出家為僧,父母說什么都不理解。
他們以為是張清光這段時間太累,或者是不適應社會,想要他休息一段時間,但是張清光卻是鐵了心要出家。
他把自己這些年來為數不多的積蓄全都寄給了父母,然后準備剃度。
直到此時此刻,夫妻兩人才知道兒子是真的要出家,可憐天下父母心,老兩口心急如焚,千里迢迢從老家河南趕到了北京。
父母甚至下跪苦苦哀求,希望張清光能夠慎重考慮,不過不論他們怎么勸說,張清光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決定。
當時的張清光還有一位正在交往的女友,因為他沉迷佛法,知道自己會拖累女孩的一生,也逐漸遠離了。
父母十分不理解,每天都沉浸在痛苦中,他們怎么也想不明白,兒子到底是經歷了什么,才會有這樣的改變呢?
對于要出家的行為,張清光是這樣解釋的:
“對于世間的觀察讓我非常失望,如果硬要承擔的話,這就是無底洞。”
剃度的前三個月,他就進入了北京的龍泉寺中,在寺廟中接受學習、熏陶,研究佛法,每天與寺廟中的僧人一起生活。
這里的日子很平靜,他每天誦經、學習戒律,還要按時過堂、勞作,雖然也是早出晚歸,并不比工作時輕松,但是他的內心卻平靜無比。
父母來到龍泉寺中看到了兒子的生活,母親一言不發,父親則一直在責備他,兩人還是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然而父親所說的道理張清光都懂,只不過他有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些所有的阻礙他都看做是修煉,只有將這些一一克服,才能真正地修成正果。
終于,張清光在微博上宣布了自己要出家的消息,一瞬間引起了轟動,大部分的網友與他的父母一樣,并不理解他的行為。
甚至還有很多人對他進行辱罵,斥責他辜負父母的期望,浪費名校的教育,只不過對于外界的種種聲音,張清光并沒有理會。
在2008年的春節前夕,張清光完成了剃度工作,正式出家成為了一名僧人,從此他終于了卻紅塵,成為了一名出家人。
事已至此,父母也不得不接受這個結果。朝夕網 www.awtjwob.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一直到2010年,父親才再次到了北京去看望兒子,此時兒子已經過了2年的出家生活,而看到兒子的時候,他是有些意外的。
原來張清光臉上的那些萎靡不振消失不見,轉而是平靜、溫和,父子倆一起去了很多景點游玩,并且父親也在寺廟住了兩天。
當他也體會到這種生活的時候,他才終于慢慢理解了兒子,在張清光的心里,自己出家也只不過是換了一種生活方式。
父母還是父母,子女還是子女,他會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這就是他追求的生活。
至今為止,張清光早已經成為了龍泉寺國際弘法實務執行長,還開了許多講解經書的課程,憑借著高學歷走紅,十分受歡迎。
他現在的生活很平靜也很充實,這未必就不是一條成功的人生道路,只不過并不隨大眾。
不得不說,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人生道路,只不過是選擇不同、結果不同,他的行為雖然不被大眾理解,但是他敢于選擇自己的生活、完成自己的夢想,應該被人們尊重。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