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裹尸布之謎 欺騙世人20世紀(并非都靈裹尸布/贗品)
耶穌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人說他是神,還有人說他是人,對于耶穌是人還是神至今都是未解之謎,西方復活節就是根據耶穌而來。傳說耶穌有一個裹尸布被人們當神一樣徒奉,關于耶穌裹尸布之謎真偽眾說紛紜,后經查證科學家解開了耶穌裹尸布之謎,這個所謂耶穌遇難時用的布為贗品!
耶穌裹尸布之謎解析
對于天主教的教徒來說裹尸布絕對是他們心中的圣物,沒有之一。為什么這樣說呢?傳說這塊裹尸布是在耶穌遇難后,就是用這塊布裹起來的!奇怪的是這塊布上后出現一個人形,人們紛紛猜測這是耶穌顯!全國各地有很多游客和一些天主教信徒慕名前往瞻,耶穌裹尸布之謎幾百年過去,被人們傳得越來越神。
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城市都靈,從公元16世紀起就有一件鎮市之寶保存在約翰大教堂附屬的小禮拜堂里,世代承受著基督教信徒的頂禮膜拜,這件被譽為基督教的圣物,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都靈裹尸布”,又稱作“耶穌裹尸布”。耶穌裹尸布之謎是真的嗎?關于裹尸布的真偽眾說紛紜。
耶穌裹尸布之謎長4.35米,寬1.09米,上面有一個遭鞭笞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人的血跡影像。影像身高1.8米,長發垂肩,雙手交叉放置于腹部,在頭部、手部、肋部與腳部有清晰的紅色血漬狀色塊,正與《圣經》上所記載的耶穌被釘死時的狀態相同。
公元一世紀初年,耶穌降生于伯利恒,其母是圣母瑪利亞。耶穌是上帝的獨生子,30歲時,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漸漸成為當地人的精神和道德領袖。耶穌與門徒的所作所為,引起了猶太教徒的仇視,由于叛徒的出賣,耶穌被羅馬帝國駐猶太總督彼拉多逮捕,經判決釘死于十字架上。
科學檢驗裹尸布
據《圣經·新約》記載耶穌裹尸布之謎:耶穌在十字架上被釘死后,門徒四散逃亡,尸體無人收殮。幸好“有一個人名叫約瑟,是個義士,為人善良公義……這人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就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石頭鑿成的墳墓里。”想不到第三天,耶穌神奇地復活了,墓穴洞開,不見了蹤影。他的門徒彼得聽聞此事,連忙“跑到墳墓前,低頭往里看,見細麻布獨在一處,就回去了,心里希奇所成的事。”這便是西方復活節的由來。朝夕網 www.awtjwob.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對于這塊細麻布,也就是裹尸布之謎的下落,《圣經》經文沒有再作交待,直到1353年,裹尸布到了法國巴黎沙爾尼伯爵手中,并曾于1357年在其領地的利雷教堂公開展出。1432年,裹尸布又到了薩夫瓦公爵的手中,未久公爵府中不慎起火,殃及裹尸布,所幸此布只是稍微受損。之后,裹尸布被轉移到意大利都靈大教堂公爵住的地方。1983年,這塊布被鄭重地保存在一個銀盒中,供奉在都靈天主教堂的祭臺上。
裹尸布真的是耶穌基督受難的遺物嗎?幾百年來,歷史學家、宗教學家、科學家圍繞著它的真偽眾說紛紜,爭論不休。迫于各方面的壓力,以及人類好奇的天性,1986年9月29日,在意大利都靈召開了一次由教皇科學院院長主持的專題技術討論會,出度會議的有都靈大主教的代表、教皇科學院以及來自法國、瑞士、英國等有科學家共22人。會議達成協議,同意剪取郵票大小的樣品,由世界先進的超高靈敏度的加速器質譜計(AMS)進行測定。
裹尸布為贗品
1988年4月21日,不列顛博物館的考古權威和大主教一起來到都靈大教堂,把傳說中耶穌當年受難時的裹尸布剪下長7厘米、寬1厘米的布條,分成三小塊,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分別寄往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AMS測年實驗室檢測。實驗表明,三家實驗室達到了極佳的一致性,各個結果的差異在120年以內。
裹尸布在公元1260年到1380年之間制成的可能性為95%,而有100%的肯定性表明決不會早于公元1200年。1988年10月13日,都靈大主教、紅衣主教巴萊斯特雷羅在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正式宣布:這件幾個世紀以來被基督徒奉為圣品的耶穌基督尸布,并非耶穌受難時所用,而是中古時期織出的一件贗品。至此,所謂的耶穌裹尸布之謎真相大白。
不過,此事后來又出現了反復,據說有科學家使用“微化學法”重新對裹尸布進行了取樣分析后,驚人地發現:在1998年的實驗中,三家實驗室的化驗樣品只不過是都靈裹尸布的一塊補丁,而新的鑒定認為,主體部分要比這塊補丁早得多。這塊補丁是因為失火受損后補上去的,因當時補得非常仔細,加上年代久遠,在試驗前恰恰剪到了補丁部位。試驗表明,裹尸布的主體部分要比補丁的年代早得很多。對于這個裹尸布之謎,你怎么看呢?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