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歌是誰寫的 深入了解國歌的創(chuàng)造歷程
國歌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講意義是非常重大的,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這首歌通過甄選通過了,但是他是在1935年的時候就存在了。沒當這首歌想起的時候,我們的心中都會激情澎湃。心中也是十分的激動。同時也是對我們的警醒。
網絡配圖
《義勇軍進行曲》作者
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于1935年,當時中華民族正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頭。這首在中華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戰(zhàn)斗的號角,鼓舞了中華民族兒女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去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去建設社會主義。
《義勇軍進行曲》原是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歌曲,當《風云兒女》開拍時,田漢作詞,并請聶耳譜曲,但田漢歌詞還未寫出就被國民黨當局逮捕。
田漢后來被關在龍華監(jiān)獄,他在獄中偷偷地把歌詞寫在兩個煙盒的被面,趁家屬探監(jiān)之便帶了出來。聶耳接到歌詞時,已準備去日本,他立即譜出初稿,讓朋友試聽,并聽取意見,但由于時間緊迫,來不及修改,只好帶到日本。
聶耳到日本后不幾天,就將曲譜修改好了,很快地寄回電影公司,進行組合錄音。隨著影片《風云兒女》的問世,《義勇軍進行曲》很快流傳開來。世界之最 www.awtjwob.cn原創(chuàng)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網絡配圖
《義勇軍進行曲》國歌誕生的歷史:
1934年春,上海影壇新成立了一家電通影片公司。這是一個由gong產黨電影小組直接領導的左翼電影公司,由夏衍、田漢負責電影創(chuàng)作,司徒慧敏擔任攝影場主任,編導演陣容則由袁牧之、應云衛(wèi)、孫師毅、陳波兒、王人美、王瑩、吳印咸、聶耳、呂驥、賀綠汀等組成。“電通”的首部出品是袁牧之編劇,應云衛(wèi)導演的《桃李劫》,影片的主題歌《畢業(yè)歌》(田漢作詞,聶耳作曲)隨著電影的上映,很快成為當時最為流行的歌曲之一。田漢承擔了“電通”第二部影片《風云兒女》的創(chuàng)作。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是田漢寫的。這首歌是電影主人公詩人辛白華寫的長詩《萬里長城》中的最后一節(jié),田漢原本是想把這首主題歌寫得很長的,后因被捕而未能如愿。
中國國歌起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1911年,《鞏金甌》被清zheng府定為國歌,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首官方法定國歌。其后在20世紀前葉中,中國出現(xiàn)了許多官方或非官方的國歌。
網絡配圖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被稱為中國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在人民中廣為流傳,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
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義勇軍進行曲》新詞。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撤銷1978年3月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新詞,恢復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004年3月寫入憲法。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fā)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