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嬉春”是什么意思?古人針對女子的刑罰 不致命卻很折磨人
u3i3.com小編優優據網絡最新關于““虎豹嬉春”是什么意思?古人針對女子的刑罰,不致命卻很折磨人”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還記得小時候看《九品芝麻官》的時候,香港女演員張敏扮演的戚秦氏,被昏官下令用夾棍夾手、腳的時候,撕心裂肺地嚎叫聲。
當時,筆者真想把電視機砸了,但最后還是理智戰勝了沖動。不過卻對清朝時期對女子的刑罰,產生了難以抑制地的恐懼感。
大家看到“虎豹嬉春”的第一反應,恐怕都會想到是一種傳統民俗文化,殊不知此虎豹費彼虎豹,而所謂的“嬉春”也絕非是喜慶、熱鬧的代名詞。
作為一種古代刑罰手段,這種酷刑專門針對女性,雖然不致命,但卻很折磨人,絕對會被嚇個半死。
一、古代司法發展概要
生活在堯舜時期的皋陶,被后人譽為司法鼻祖,可見他應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負責制定司法刑律的官員。至此之后各種法典開始大行于世,并被歷朝歷代當作管理國家、以及處罰犯罪分子的標尺。
其實,早在秦孝公時期任用商鞅變法之時,秦國便出現了比較系統的刑罰制度,由于過于嚴苛出現了很多的負面影響。
但自秦朝滅亡之后,從漢朝開始歷朝歷代,并開始采用“胡蘿卜加大棒”的治國方針,一方面用法律、刑罰去約束子民,一方面又尊崇“以德治國”的思想。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國無法則亂”的說法千真萬確,但制定法律的初衷則是懲前毖后,所以很多朝代都將慘無人道的酷刑刪除,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殘酷的刑罰手段。“十大酷刑”、“抄家流放”等,則是必不可少的刑罰威懾。
由于法律和刑罰有隨時代,或者說朝代更迭而變化的特點,所以歷經幾千年的發展之后,已經形成了一套符合社會現實的刑罰措施。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刑罰還分不同對象,原則上來講對老弱病殘女的刑罰設置,要比成年男性的處罰力度低,但也可以起到預防犯罪的作用。
二、“虎豹嬉春”
例如,有一種名為“虎豹嬉春”的刑罰,就是專門的針對女性的懲罰措施,這種刑罰主要針對罪責較輕的女犯。
行刑時用貓和老鼠替代虎豹,將二者和女犯一起裝入麻包中,然后將一掛點燃的鞭炮,迅速而又果斷低扔進麻包內,貓鼠受驚后便會十分驚恐、慌亂。
在彼此追逐和驚嚇的過程中,便會將女犯撕咬得遍體鱗傷。然后,行刑者會往女犯的傷口淋鹽水,這種往傷口上撒鹽的做法,雖然不能要了犯罪分子的命,但痛苦程度想一想都會不寒而栗。
另外,女犯都比較懼怕老鼠,所以讓她和貓鼠同籠,屬于一種精神折磨。貓和老鼠受驚后,會在麻包內亂跑、亂跳、亂叫。
這種場面會讓觀刑的人忍俊不禁,這種感覺就像“虎豹嬉春”一樣熱鬧,故此才會將這種刑罰冠以此名。
雖然說不要命但肯定不好受,尤其是傷口受到細菌感染,以及鹽水的刺激之后,還很容易腐爛化膿,會讓女犯痛不欲生。
不同于凌遲處死或者腰斬等大眾死刑,虎豹嬉春是專門針對女性開發的刑罰。說到古代針對女性的刑罰,目前記載的至少十幾種。朝夕網 www.awtjwob.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如木馬、鐵蓮花、貞潔帶等,都是當時最常用的女性刑罰手段,對比之下,幽閉可能是這些刑罰之中,傷害力最小的一種。而虎豹嬉春的殘忍則要遠超出以上這些。
作為一種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刑罰,虎豹嬉春的殺傷力,絕對比大家想象中還要大。因為貓鼠是天敵,二者會斗他個不死不休,一般人單是聽一聽都會受不了。
所以很多女犯寧可挨板子,都不愿意受這種折磨。據說很少有女犯能挺過一分鐘,這種來自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折磨,殺傷力并不在于致死,而是在于嚇死你。
雖然這種刑罰看起來很荒唐,但不得不說古代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也算得上絞盡腦汁,畢竟女人在當時社會的地位比較低,就算是受刑也要比男人的等級低。
結語
關于古代刑罰最直觀的體現,恐怕就是“滿清十大酷刑”,因為清朝距離現代社會比較近,而且清朝時期的刑罰力度也非常殘酷。
除了危言聳聽的B皮,腰斬,車裂之外,插針,活埋,鴆毒,鋸割,灌鉛;以及彈琵琶,抽腸,騎木驢等刑罰,也足以活活嚇死人。
雖然說“十大酷刑”并非都是滿清發明,但在當時社會中的使用頻率卻很高,所以類似于這些酷刑而言,虎豹嬉春這樣的刑罰只是小兒科而已。
以上就是u3i3.com小編優優據網絡最新關于““虎豹嬉春”是什么意思?古人針對女子的刑罰,不致命卻很折磨人”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