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權之爭:為了廢除相權 朱元璋忍耐胡惟庸達七年之久
u3i3.com小編優優據網絡最新關于“皇權之爭:為了廢除相權,朱元璋忍耐胡惟庸達七年之久”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皇權之爭:為了廢除相權,朱元璋忍耐胡惟庸達七年之久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剛剛四十歲的朱元璋稱帝,改國號為大明,定都南京,從此,中國歷史由蒙元王朝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大明王朝。
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精力充沛、干勁十足,在長達三十一年的皇帝生涯中,開疆拓土、整飭吏治,為大明王朝的興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到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就像勞動模范一樣,勤勤懇懇地為帝國服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說句不夸張的話,朱元璋幾乎是封建社會最勤奮最拼命的不多的幾個皇帝之一。
大凡能稱得上一代雄主的皇帝,都有一個特點,對權力的渴望和追求。什么漢武帝啦,唐太宗啦,都是這樣。當然,作為一位非常有作為的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雖然貴為天子,位尊九五,但在通往權力的道路上,若有人攔住朱元璋,那就只有一個下場,去死。
他之所以這么做,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就像他自己說的,“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大家都是一起打天下的窮人,憑什么你能做皇帝,而我就不能呢?就因為這樣的一絲懷疑,讓朱元璋殺光了幾乎所有的功臣元勛。
可是,胡惟庸卻是一個例外。
胡惟庸也算是大明王朝的元勛了,在龍鳳元年(公元1355年)就投奔了朱元璋,那時候朱元璋不過只占據了很小的一塊地盤,統一天下,門都沒摸到呢。朝夕網 www.awtjwob.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正是因為胡惟庸這種義無反顧的精神,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此后,朱元璋節節勝利,胡惟庸的官職也步步攀升,到大明王朝建立的時候,胡惟庸已經成為正四品(相當于正局級)的太常少卿。
胡惟庸一路官運亨通,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在朱元璋第一心腹謀士李善長的推薦下,他成了右丞相。而到了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胡惟庸更是被任命為左丞相,成為了真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
事情到此,本皆大歡喜了,可沒等胡惟庸坐穩左宰相的位子,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惟庸案發,朱元璋不僅殺了胡惟庸,還牽連出親戚、朋友,最后誅殺三萬余人才算罷休。
其實,朱元璋殺胡惟庸并不奇怪,因為,胡惟庸從擔任右丞相開始,就開始了攬權的生涯。從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擔任右丞相起,一直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案發,整整七年時間,胡惟庸作為宰相,擁有極大的權力,他經常利用手中的權力,排除異己結黨營私,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大臣上奏的奏折,胡惟庸干脆不請示朱元璋,私自處理。
這就犯了朱元璋的大忌,居然在他眼皮子底下,搶奪他的權力,對于權力欲極強的朱元璋來說,這是絕對不能忍受的。
可是,朱元璋竟然一忍就是七年,要知道,別人搶奪他的權力,他連半年都忍不了,怎么可能忍七年呢?
所以,官方的說法又是老一套的,什么皇上被“奸臣”胡惟庸蒙蔽了,過了七年,經過“忠臣”的提醒,朱元璋一下子醒悟了,原來胡惟庸這家伙一直都在騙我!
當然,這是不可信的,朱元璋何許人也?白手起家,從一個世代貧農,經過十幾年的奮斗,就登上了皇帝寶座,這么厲害的人,豈是你說騙就騙,說蒙蔽就能蒙蔽的?如果真的那么好蒙蔽,皇帝的位子早就被別人搶去了。
權力欲如此強的朱元璋,竟然容忍胡惟庸專權達到七年之久,他是在等待時機,他要做一件大事,就是廢除宰相。
自古以來,皇帝和宰相之間的關系一直都非常微妙,宰相作為百官之首,類似于今天國務院總理,他們雖然名義上是必須要聽皇帝的,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些宰相擁有很多特權,比如“封駁”,皇帝做的不地道,宰相拒絕執行;比如代擬詔書,政策制定好了,皇上只要蓋個章就行了。
很多偷懶的皇帝,看到有人替他們把活兒都干了,高興還來不及呢。可是,朱元璋絕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不管這些人是誰,不管他們干了什么,但凡觸及到權力,他就絕不會輕易饒恕。
但畢竟宰相這個職位,已經存在了上千年的時間,根深蒂固,貿然廢除,恐怕要招致大臣們集體反對。所以,朱元璋就讓這位管不住自己的胡惟庸,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斂財、攬權、結黨營私,直到七年之后,朱元璋覺得時機成熟了,才一舉將他的黨羽拿下,并且順勢廢除了宰相。
“胡惟庸案”發生后,為了震懾反對廢除宰相的人,朱元璋不惜大開殺戒,一下子殺了三萬多人,總算把反對的聲浪給壓了下去。
要說起來,胡惟庸被殺,也不算太冤枉他,畢竟,他做宰相的時候,品行、道德也確實不怎么樣,朱元璋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決定利用他,等到了七年之久,才最終行動,殺了胡惟庸,順便廢除了宰相。
朱元璋為了權力,能夠不動聲色、忍耐七年之久,也可以看出此人的城府之深了。
以上就是u3i3.com小編優優據網絡最新關于“皇權之爭:為了廢除相權,朱元璋忍耐胡惟庸達七年之久”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