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 “從一品”升到“正一品”大員有多難?超乎正常人的想象
u3i3.com小編優優據網絡最新關于“在清朝,“從一品”升到“正一品”大員有多難?超乎正常人的想象”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在清朝,官員等級被劃分為“九品十八級”,每一品的官員還有正和從的區別,最高為一品,最低為九品。
一品大員作為朝廷的頂梁柱、輔政重臣,在朝廷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要小看這一品中間只是差了一個字,但是從一品升到正一品大員,這中間的過程有多難嗎?
年齡
從剛步入職場到管局尚書,這點對大部分的官員來說,已經是非常的好了,就算是越級別的提拔,到尚書這個官位也要到晚年了。
在清朝進士的平均年齡一般都在34歲,到了尚書這個級別至少也要五十歲以上了,只有那些健康狀況十分良好的人,才有可能被進一步提升,位極人臣。
看看陳廷敬的晉升之路你就知道有多難了,陳廷敬一直是康熙朝有名望的大臣,一度被倚為心腹。他于順治十五年(1658)中進士,時年21歲,可謂少年得志。康熙二十三年(1684),陳廷敬升任左都御史,跨入從一品這個階梯。
但此后一直在左都御史、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任上來回轉圈。直到康熙四十二年(1703)才拜為文淵閣大學士,由從一品到正一品,陳廷敬頭尾走了二十年的時間。
像陳廷敬這樣備受皇帝寵信的官員尚且如此,那么可想可知,其他人的升遷難度有多大了。
資輩
如果職位低的尚書被調動到其他的部門,實際上也就是升遷,反而就是降級。平級之間的調動也是屬于晉升。
能夠升到大學士的人,要么德高望重,要么立下了很多的功勞,而被革除大學士一職的,大多是有重大過失,而這種情況也非常少見。
也就是說,大學士崗位的流動率很低,飽和度也很高,在其位的人,通常會一直任職,直到退休。
同時,對比左都御史和六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在晉升時會享有優先權。所以,成為協辦大學士可以說是晉升大學士的捷徑。
而兵部、刑部、工部尚書,成為大學士的機會更是渺茫,他們必須先晉升為吏部、戶部、禮部尚書,才有可能得到晉升。朝夕網 www.awtjwob.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正一品”的官職也是非常的少,據參考資料顯示,全國也僅僅只有七個這樣的官職。
第一類官職是太保、太師和太傅。到了清朝,這三種官職都是東宮的官職。太保負責保護太子安全,太師負責教文,太傅負責教武,這三者在品級上基本上是沒有差別的。到了康熙即位,這三種官職基本上就已經是一個虛名了,慢慢變成了一個榮譽稱號。
第二類官職是我們熟知的大學士。
在清朝建國初期,只有三院,大學士也只分為三種。后來順治帝登基后,改為四殿二閣,又經過了康熙,改為三殿二閣。
直到乾隆即位,這才穩定下來,一直保持三殿三閣的形式,這時,大學士分為:三殿的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三閣的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
第三類官職是領侍衛內大臣。
他們的職責主要是保護皇上的安全。歷史上出名的領侍衛內大臣也有幾個,例如康熙時期的索額圖,以及后來的海蘭察都曾任過領侍衛內大臣。
第四類官職是掌衛事大臣。
主要負責皇上的出行方面,包括禮儀、車馬和安全等問題。這也可以說是皇上身邊最親近的大臣了,所以這些人都是皇上信得過的人。
第五類官職是伊犁將軍。伊犁在新疆,所以這個官職也是新疆的最高軍政長官。清朝對新疆的領土是非常重視的,就設立伊犁將軍這一官職,同時也被作為正一品官職。
以上就是u3i3.com小編優優據網絡最新關于“在清朝,“從一品”升到“正一品”大員有多難?超乎正常人的想象”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