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趕走了蒙元 被譽為民族英雄 魯迅卻評價:奴才做了主人
u3i3.com小編優優據網絡最新關于“朱元璋趕走了蒙元,被譽為民族英雄,魯迅卻評價:奴才做了主人”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朱元璋是歷史上一位極具爭議性的帝王。對于這樣一位歷史人物,自古以來人們的評價往往有著天壤之別。
比如,被譽為“民族魂”的魯迅,就在他的《二心集》里這樣評價朱元璋:
朱元璋是一個封建皇帝,他何時成了人們心中的“民族革命者”?而向來被認為極具革命色彩的大作家魯迅,為何又會對朱元璋施以如此辛辣的嘲諷和挖苦呢?
一、朱元璋何時成了民族革命者?19世紀的最后幾十年,清廷因為腐朽無能、懦弱不堪,其國門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之下,轟然洞開,再也沒能關上。
隨后,因為清廷的一系列妥協外交政策,又將古老的中華大地推向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19世紀末、20世紀初,為了推翻清廷,人們急需一個強硬的歷史符號,作為曾經“漢官威儀”的代表,再次喚起大眾的民族自信心。
這個時候,本來已經被遺忘于歷史角落幾百年的朱元璋,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曾經,朱元璋所建立的漢人政權大明,推翻了蒙元百年的統治。在他的北伐檄文中,朱元璋曾發出了“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發誓要恢復中華衣冠,重塑中國威儀。
這種極具感染力的語言,無疑能激起當時北方人民奮起反抗蒙元統治的雄心壯志,而明軍所到之處,也受到了民眾簞食壺漿的歡迎。從靖康之變開始,被壓抑了幾百年的民族自豪感,再次被推向了一個極點。
而這種情感,又在幾百年后的清末再次爆發。1894年,孫先生建立興中會,他只將朱元璋檄文中的這句討元口號改動了1個字,變成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而這句話也成為興中會的入會誓詞。
朱元璋和他北伐推翻蒙元的豐功偉業,是當時漢民族的集體記憶。因此,朱元璋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人們反抗異族統治的文化符號,被重塑和拔高。
當時高明的領導人們,有效利用了民眾對以朱元璋為代表的民族英雄們的崇拜,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二、朱元璋何時又成了口誅筆伐的對象?盡管朱元璋一時被人們尊為驅逐韃虜的圣人,成為了民族英雄的代表。
但在歷史上,朱元璋同樣是一位極其殘暴無情的君王。在清廷覆滅以后,人們又開始對朱元璋的文化形象進行了進一步反思。在這方面,魯迅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
魯迅先生歷來對國人骨子里的奴性成分深惡痛絕,因此他也總拿朱元璋來做例子,比如,他曾經這樣說:“奴才做了主人,是決不肯廢去‘老爺’的稱呼的”。
朱元璋出身貧苦,后來為了生存而被迫出家,做了一名游方僧人,實際上也就是流民。
但當他一朝坐上皇座以后,卻出臺了嚴厲了舉措,禁止百姓逃亡、乞討、當流民,否則將嚴懲不怠。
朱元璋在北伐時稱呼蒙元為“韃虜”,但走上了帝位以后,他卻要跪拜元世祖忽必烈,還恭恭敬敬的將他請進了歷代帝王廟。朝夕網 www.awtjwob.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在魯迅先生看來,古代雖然屢屢改朝換代,但卻是換湯不換藥,只不過是金鑾殿里換了一個新主人罷了,他們的統治方法,與前任如出一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事實證明,朱元璋所造的殺孽,遠遠超過了蒙元最后一位皇帝元順帝;朱元璋消滅的漢民族武裝數量,也遠遠超過了蒙元軍隊。
在朱元璋奪取天下后,作為社會底層的民眾,仍然被奴役,被暴力對待,仍然擺脫不了當奴才的命運。
因此,歷來倡導“革命文學”的魯迅,對原本是“奴才”的朱元璋進行了辛辣的批判:“他的擺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還十足,還可笑。”
以上就是u3i3.com小編優優據網絡最新關于“朱元璋趕走了蒙元,被譽為民族英雄,魯迅卻評價:奴才做了主人”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