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官是什么官職
隋朝,包括之后的唐朝,官位主要分四類:職事官、散官,勛官和爵位。職事官最好理解,就是實際職務,你是市長就是市長,管一個市的政務,實實在在的國家干部。
散官就是虛職,看著是官,其實不是官,只是用來定品秩,啥事不管。魏以前叫一千石,兩千石,魏以后稱呼一品、二品、三品一直到九品,史學家行話叫“九品中正制”,現在叫國、部、廳、處、科。比如現在的主任科員,享受正科級待遇,照樣得老老實實聽副科長的話。
那散官有什么用?當官用。不是我故意繞大家,散官就是這么用的。在門閥政治時代,散官隨人走。先根據門第給品秩,再根據品秩派官職,這叫“據門蔭而授階、據階而授官”。
再說勛官。勛官其實也不是官。勛官是為了獎勵打仗勇猛的將軍和士兵,打了勝仗給的戰斗英雄榮譽稱號,有點類似現在部隊的一等功、二等功。勛官通常按殺敵人數定‘轉’,‘轉’越多,級別越高,隋朝的勛官分為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大將軍、上開府儀同大將軍,開府儀同大將軍,上儀同大將軍,儀同大將軍、大都督、帥都督、都督十一等。
勛官不講門第,只要你作戰立功,就能按級別給勛官。勛官雖然不是官,但是有特權。高級勛官自然不必說,低級勛官也給實惠,可以為吏,還享受免徭役、抵罪、娶妾等一些普通百姓沒有的特權。當然最實惠的還是給地,給的多少得看功勞多大。
普通老百姓(白丁)是不能娶妾的。只有到了一定歲數(一般是40歲,有的時期是50歲),還沒孩子,經過申請,才能娶一房妾。不到條件,偷偷納妾算犯罪,要法辦的。那些羨慕古代三妻四妾,妄圖穿越的男人們,我奉勸一句:真穿越回去也沒用,你依然跟現在一樣是個平常小老百姓,依然只準有一個老婆,而且很可能你的壓力比現在更大,因為你老婆不上班......爵位就是熟悉的“公侯伯子男”,要說這四個官職里面,還是爵位最厲害。
職事官只是你現在當的官,調任了、被擼了或者退休了,就沒了。沒了官就沒了權力,沒了權力就啥都沒了,唐朝以前,中下級官員連個退休金都撈不著;散官是給你發工資的標準;勛官給你地,還可以抵罪,優惠條件都很有限。
跟爵位比,這些都是毛毛雨。因為爵位更實在,搞好了可以整個‘世襲罔替’,是個長期飯票,像楊堅的隨國公,就是繼承他爸爸的。相比之下,這個爵位最好,不光自己脖子上掛了個大餅,子孫脖子上也掛個大餅,吃完還有人給換新的,你說開心不開心?
跟爵位相比,榮譽稱號,顯得有點不實在,所以大家拼了命的都想要個爵位。楊堅時期,隋朝的爵位分為九等:國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侯、伯、子、男。前面說過,漢朝以后不主動封異姓王,所以在隋朝,你要不姓楊,最高的爵位就是國公。
為了便于理解,咱舉個實際的例子:平陳戰役之后,楊素的官職全稱是荊州總管、上柱國、從一品、越國公、邑三千戶,真是長壽縣千戶。‘荊州總管’就是職事官,管著荊州附近一大片地方,正兒八經的封疆大吏;‘上柱國’就是勛官;‘從一品’是散官品階;‘越國公’是爵位;‘邑三千戶,真是長壽縣千戶’這個是爵位待遇。
‘三千戶’是虛封,用來說明你這個爵位的等級和榮耀程度。只有‘真是長壽縣千戶’,這個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意思就是:這個長壽縣一千戶人家以后稅收啥的,全歸你楊素了。說來說去,這個最實在。
世界之最 www.awtjwob.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