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的“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是什么職位?
那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這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職位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鳳閣”、“鸞臺”這些機構(gòu)名是只有武則天時期才有,因為是她改的名字,后來在李顯恢復(fù)李唐神器之后又改了回來。唐朝建立后采取的是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分別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長官分別是(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右仆射)。
武則天登基后,改了國號周,所以朝中很多官職和機構(gòu)的名字也改了,中書省改稱鳳閣,門下省改稱鶯臺,也稱鸞臺。
而在當時為了三省長官議事,也為了防止他們互相扯皮,所以李世民建立了一個專門供三省長官議事的機構(gòu),這就是“政事堂”。可是有資格進入這個政事堂的也就是三省長官,也就說這三位掌握了唐朝的朝政大權(quán)。
所以為了防止大權(quán)被他們所掌控,能夠讓自己的親信能夠名正言順的進入“政事堂”參預(yù)國事,當時的皇帝李世民想了一個辦法,就采用了“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他名”的方法來間接的讓自己的親信進入“政事堂”。就加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名義的頭銜,也就是相當于宰相,后來就逐漸形成了定式。
漸漸的,三省長官這些本該是宰相職務(wù)的變成了一個崇高的虛銜,而真正的宰相卻成為一種臨時性質(zhì)的職務(wù)。
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分化他們的權(quán)力而已。
當時的三省長官正三品,因此有時也用“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個職名等同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后來由于武則天改了名字,所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改稱為“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武則天在改中書省為鳳閣的同時,把中書令同時改稱內(nèi)史。
本身狄仁杰就是內(nèi)使,所以張柬之稱贊狄仁杰“資深位重,權(quán)掌中書。所以狄仁杰這個官職可是有名有實,是實打?qū)嵉脑紫啵嬲氖治沾髾?quán)的官職。
世界之最 www.awtjwob.cn原創(chuàng)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本文系作者授權(quán)本站發(fā)表,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