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與陸贄相關的軼事典故?如何評價陸贄?
目錄
陸贄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吳郡陸氏。為唐代宗大歷八年(773年)進士,中博學宏辭科。唐德宗即位,由監察御史召為翰林學士。“涇原兵變”后,隨德宗出逃奉天,起草詔書,情詞懇切,“雖武人悍卒,無不揮涕激發”。貞元七年(791年),拜兵部侍郎。貞元八年(792年),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為相時,指陳弊政、廢除苛稅。貞元十年(794年),遭構陷后罷相。永貞元年(805年)在忠州去世,年五十二。追贈兵部尚書,謚號“宣”。陸贄工詩文,尤長于制誥政論。所作奏議,多用排偶,條理精密,文筆流暢。權德輿稱其“榷古揚今,雄文藻思”?!度圃姟反嫫湓姟S小蛾懶苍芳芳啊蛾懯霞灧健穫魇馈?h2 id="h2-0"> 軼事典故
陸贄為相期間,與地方藩鎮官員交往,向來一塵不染。德宗卻嫌他“清慎太過”,擔心妨礙公務。勸他即使不收錢財,小禮物還是可以收一點的。德宗曾命翰林學士顧少林連口傳密旨,告訴陸贄“清慎太過,都絕諸道饋遺,卻恐事情不通。如不能納諸財物,至如靴鞭之類,受益無妨”。
陸贄執政時,懷疑駕部員外郎李吉甫結交朋黨,將他貶為明州長史。后來陸贄遭到裴延齡的構陷排擠,被貶忠州。裴延齡欲加害陸贄,便起用李吉甫為忠州刺史,陸贄的兄弟門人為此擔憂不已。李吉甫卻不記前仇,以對待宰相的禮節對待陸贄,與他相處甚歡。陸贄起初感到羞愧恐懼,后來逐漸與李吉甫結為至交。
宋祁:德宗之不亡,顧不幸哉!在危難時聽贄謀,及已平,追仇盡言,怫然以讒幸逐,猶棄梗。至延齡輩,則寵任磐桓,不移如山,昏佞之相濟也。世言贄白罷翰林,以為與吳通玄兄弟爭寵,竇參之死,贄漏其言,非也。夫君子小人不兩進,邪諂得君則正士危,何可訾耶?觀贄論諫數十百篇,譏陳時病,皆本仁義,可為后世法,炳炳如丹,帝所用才十一。唐祚不競,惜哉!
蘇軾:伏見唐宰相陸贄,才本王佐,學為帝師。論深切于事情,言不離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則過,辯如賈誼而術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時。德宗以苛刻為能,而贄諫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為術,而贄勸之以推誠;德宗好用兵,而贄以消兵為先;德宗好聚財,而贄以散財為急。至于用人聽言之法,治邊馭將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過以應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數。可謂進苦口之樂石,針害身之膏肓。使德宗盡用其言,則貞觀可得而復。
范祖禹:①陸贄論用兵之亂如蓍龜之先見,何其智哉。夫豈如瞽史之知天道乎,亦觀其事而知之也。非獨如贄之賢者能知之意,天下之凡民亦必有知之者,惟人君不覺也。天下之患在于人莫敢言,而君不得知,言之而不聽,則末如之何也,必亂而已矣。②德宗于危亂之中,斯須不可無贄,及其用裴延齡之譖,則棄之如脫屣然,于所厚如此,宜其無所不薄也。③德宗好察而不明,是以致亂,而不自知其非。陸贄欲正其心術,故必原其禍之所起而極論之,使之懲既往之失,防未然之悔也。詩曰:“猶之未遠,是用大諫。”陸贄有焉。
陳長方:赤符兆此水,黃圖蒙楚氛。上天眷李氏,未許鯨鯢吞。胚胎出仁人,來佐文皇孫。如鳳不鷙搏,坐使眾鳥君。奉天累卵危,柱石繋公存。奈何兒曹癡,但侈李渾勛?;蛟圃t令下,雪泣山南軍。瑣瑣計功閥,淺識難與論。君看商辛罪,詎可臣周文。朝有一微子,國勢南山尊。道大與時背,晚棄天之垠。溟渤泄毫芒,世已高清芬。窮通一吷耳,止止毋重云。
葉夢得:唐人房喬、裴度優于德量,宋璟、張九齡優于氣節,魏鄭公、陸贄優于學術,姚崇、李德裕優于材能,姚崇蔽于權數,德裕溺于愛憎,則所勝者為之累也。
朱熹:①史以陸宣公比賈誼。誼才高似宣公,宣公諳練多,學便純粹。②陸宣公奏議極好看。這人極會議論,事理委曲說盡,更無滲漏。雖至小底事,被他處置得亦無不盡。③陸宣公奏議末數卷論稅事,極盡纖悉。是他都理會來,此便是經濟之學。朝夕網 www.awtjwob.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